在徐州市泉山区柳新镇文明实践所二楼活动室,每逢周四便格外热闹。在“银发先锋再续航 改革发展添动能”活动上,青年略带困惑的询问与老人耐心的解答,汇集成一股独特暖流。青丝与白发在这里交织——既不是单方面仰视,也非单方面俯就,而是两种生命力量在新时代洪流中的奇妙相遇。一边是年轻志愿者如夏日般火热的激情,另一边则是一群身退心未休的老干部,他们主动请缨,将岁月熔铸的智慧重新投入服务人群的洪炉之中,于年龄鸿沟搭起一座双向奔赴的桥梁。
这群特殊的“银龄力量”,大多是在柳新镇工作多年的退休老党员、老干部。他们熟悉柳新镇的每一条街巷,在本地群众中威望高,即便退了休,心里为柳新镇百姓服务的火苗却从未熄灭。“柳新镇党委号召我们发挥余热,我们想着,柳新镇的老年人遇到智能难题,比如医院预约挂号、社保认证,我们更懂他们的难处,有些话用柳新镇的家常话讲,老人们也更听得进去。”带着这样的初心,鬓角染霜的他们换上“柳新镇志愿者”的新身份,重新站到服务家乡群众的一线。
年轻干部小黄还记得,第一次在镇文明实践所给老人们讲网上预约挂号时的窘境:他信心满满地演示,可复杂的跳转步骤让老人们皱紧眉头,活动室里的气氛渐渐沉了下来。一旁的老党员张老看在眼里,悄悄接过话头:“老哥老姐咱不急。想想以前去供销社买东西,不也得一步步来?挂号啊,跟那时开票差不多……”他一边用老人们熟悉的旧事打比方,一边悄悄提醒小黄,把步骤拆得更细些。
展开剩余36%“以前总觉得是我们单向给予。”志愿者小林在交流会上感慨道,“现在才明白,老人们眼神里的信任和学会后的开心,是我们收获的最珍贵礼物。”他忘不了老人第一次独立网购成功时,孩子般兴奋地举着手机给大家看物流信息的场景,那一刻成就感如泉水般在他心中汩汩涌流。老干部们不仅助力跨越数字鸿沟,更在言传身教中,为年轻志愿者悄然打开了一扇更贴心为民服务的窗。
“这不是单方面的照亮,是柳新镇两代人彼此点燃。”柳新镇党建负责人谈及此事,满是感动,“在柳新镇,‘老有所为’的尊严,遇上‘少有所获’的成长;柳新镇青年人的活力之火,映着镇里老干部的经验之烛。老党员老干部们用在柳新镇几十年的阅历当火把,不仅点燃了青年志愿者投身柳新镇乡村振兴的热情,更给他们照亮了在柳新镇为民服务的路。”(来源:徐州市柳新镇人民政府)
发布于:北京市配查查,1万炒股怎么加杠杆,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