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南京主城区一家华润苏果大卖场开始出售价格仅仅9.9元的浓香型纯粮52度白酒,价格如此之低令人关注。
标签显示,这款酒500毫升,国家标准是“优级”,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,具有“绵柔浓香,回味甘甜”的特点。其原料为:水、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麦、玉米,五种粮食配比分别为40%、22%、18%、12%、8%,产品标准号:GB/T 10781.1(优级),制造商是四川省崇州市金源酒厂。
此前,胖东来超市一款名为DL宝丰“自由爱”的白酒,执行标准是GB/T 10781.2(特级),以“75元/瓶”的价格年销数亿元,近日,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合打造的52度馥郁香型白酒“酒鬼·自由爱”正式上市,售价200元,产品综合成本168.26元,胖东来线上商城显示,“酒鬼·自由爱”处于销罄状态。
事实上,华润苏果并非低价纯粮酒的先行者,一年多前,奥乐齐已推出售价仅9.9元每瓶的“浓香型纯粮白酒”,目前来看,二者有诸多共同点:都是52度、都是浓香型、都是固态法、产品标准号相同,只是原料有区别,奥乐齐的原料是水、高粱、小麦、大麦、豌豆,另外就是产地不同,奥乐齐这款酒产自江苏宿迁洋河镇。在奥乐齐线上商城,这款超值白酒好评率达98.33%,“酒鬼之光,价廉物美,永远别下架”有消费者这样评价。
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分析称,9块9纯粮白酒不是“价格战”,而是行业新一轮“价值重构”的冲锋号。
按照GB/T 10781.1(优级)固态发酵标准,仅原料、人工、能耗、税费四项,一瓶500ml的浓香型纯粮酒硬成本就在10~12元。9.9元定价已是“贴着成本卖”,企业敢这么做,只有三种可能:
• 规模摊销:单厂年产万吨以上,固定成本被极限拉低;
• 政府补贴:原酒产区政府为去库存、保就业,每吨原酒补贴可达2000元;
• 战略亏损:像华润苏果这类渠道商,用白酒做“流量钩子”,亏钱赚会员。
肖竹青认为,白酒市场已经形成“哑铃型”结构:哑铃上端——茅台、五粮液等千元以上超高端继续扩容;哑铃下端——9.9~49元光瓶酒崛起,承接“喝少但要喝好”的理性需求。华润苏果把价格打到9.9元,等于在哑铃最底端再切出一个“超低价、纯粮、标准化”的第三极,和奥乐齐9.9元、胖东来“自由爱”75元、酒鬼·自由爱200元一起,构成“金字塔基座”完整拼图。
事实上,廉价≠低质。折扣有软硬之分,虽然表现形式都是价格具备性价比,但硬折扣的商品不存在临期、质量瑕疵等问题,主要通过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实现更低价;而软折扣则是商品存在库存或临期问题。起源于德国的奥乐齐(ALDI),其经营理念是“低价、精简SKU、降低运营成本”,是硬折扣鼻祖,全球门店超万家。
苏果超市来头同样不小,是江苏最大的连锁超市企业,由华润万家等主要股东持股。华润万家是华润集团旗下零售连锁企业,于1984年在香港开设首家超市,现在全国100个城市经营超2000家门店。
2022年6月实施的白酒新国标明确:液态法、固液法不得标称“白酒”,只能叫“配制酒”。9.9元产品仍敢打GB/T 10781.1优级,相当于给自己套上“纯粮+优级”双重紧箍咒。
“对行业有三点启示。 ”肖竹青分析称。
一是价格锚定重构。当9.9元可以买到“大厂+优级+固态”,消费者心智中“纯粮酒至少30元”的旧锚点被打破,30~60元价格带将被迫让位于“品牌+故事+体验”的竞争,而非简单的成本加利润。
二是产区二次洗牌。四川、贵州部分中小原酒企过去靠给品牌酒企“贴牌”生存,如今超市自有品牌直接锁产能,没有品牌、没有规模、没有政府补贴的三无酒厂将加速出局。
三是光瓶酒“社交化”。年轻消费者并不排斥廉价,但排斥“廉价感”。泸州老窖黑盖、古井乳玻贡通过极简设计、文化IP、跨界调酒,把9.9~50元的光瓶酒做出“社交货币”属性。廉价白酒的未来是“去包装、强内容、重体验”。
肖竹青表示,9.9元纯粮白酒不是短期的促销噱头,而是白酒产业“哑铃型”市场成型后,渠道商、产区、消费者三方博弈的必然产物。它标志着中国白酒正式步入“极致性价比”与“极致品牌溢价”并存的二元时代。
配查查,1万炒股怎么加杠杆,网上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